我所理解的旅行:
可以暂时放下生活的压力纷扰,
躲避人群的嘈杂喧嚣。
在尝试未知世界的过程中,
发现自我。
我遇见的旅行,更多的是:
目的地与想象中的差异太大,
天气太热,走得好累,
买水买票,排队排到天荒地老......

各种琐碎的事情,让旅行失去了我以为的“放空和享受”的样子。

特别是当旅行遇上“集体”,烦心的指数岂止是成倍增加,原本就不够的耐心常常被磨得恨不得马上回家。
第一次
坐车坐到抽筋
毕业第一年,在一家小公司上班,老板说今年业绩好,组织大家去杭州玩。感谢领导,但是听说坐动车去,有点心累。

果不出我所料,我这第一次集体出游就“体虚”得.....动车到站,刚一出车厢,就双腿抽筋发软,差点瘫软在地上。
本来已经觉得好累了,结果负责组织本次行程的同事经验不足,整条线路真正玩下来,找不到让人满意的地方,大家一路上各种吐槽。

到吃饭的时候,又各种意见不统一,本来想要开心玩玩,顺便促进同事之间感情的,结果反而搞得大家心情都不好。还有同事借口有急事,自己坐飞机回家了。
出师不利,对集体游有阴影了~
第二次
出国不等于高大上
毕业第二年,公司要组织大家出去玩,不是团建,不是k歌,也不是聚餐,重点:不是坐动车,是要去萨瓦迪卡.....这对于母胎出生还未出过国的我来说,简直不要太幸福,在朋友圈预告了好多天,准备行李预告,出发前预告,飞机场预告.....然而理想很丰满,现实营养不良。

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天差地别吗?
说好的跟团纯玩~
我以为的纯玩:
注重的是游玩的体验,没有被带着跑的旅游购;
没有额外的景点,只有休闲的体验旅游;
只有享受,没有束缚;
可以享受当地的美食,享受当地的美景,从容自得的度过美好假日。

我体验的“纯玩”
说好的不进入购物店,却带我们走进各类博物馆;
说不需要我们消费掏钱,却一直消耗游玩时间;
本想美美的享受风光美景,却被带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封闭小屋。想要申诉,却也无力辩驳,毕竟真的没有让你购物消费。
好想把“跟团”两个字拉进黑名单~
第三次
10个人连道菜都点不出来
毕业第三年,一路打怪走到了主管级别,老板说,我们部门表现很不错,为了激昂其他部门成员,决定让我们部门成员来次奢侈高端的旅行,不跟团不打折,我们就玩贵的、远的、高大上的。
于是,我们飞去了新西兰,羡慕吧?

还有我们公司资深旅行达人帮我们做好了一整套的旅行攻略,听着就觉得,一定是场完美得可以唠嗑好多年的旅行。
然而,完美旅行却一路很尴尬。

毕业多年,大家英语口语水平都退化得不成样子,问路要折腾好久、买票要折腾好久、坐车要折腾好久、租车自驾沟通好久,连吃饭也要折腾好久......
一路下来,除了恨自己英语烂、没好好学习,特别想要有个随行助手来翻译下啊!
第四次
这样的旅行我还想再来一次!
毕业第四年,公司在壮大,福利也变好,连旅行也更人性化了。
分批旅行,6个人组队玩一次。简直不要太赞,旅行就是不能人太多,越多越不好玩。

领导说:你们想去哪里?
自由投票,最后少数服从多数,我们选择了巴厘岛。
坦白讲,这不是我最想去的地方。巴厘岛?不是人家蜜月旅行去的吗?
事实证明,这次不抱期待的旅行反而最让我满意了。

跟团?不存在的!
安排公司同事做行程攻略?不存在的!
这次,我们老板大方选择定制旅行。
旅行之前,我们勇敢提出自己对旅行的要求。有人希望不购物,有人希望不要去打卡点,有人希望行程不要太紧张,有人希望可以吃到地道美食.....而我希望酒店能够来点不一样的,其实就是想住主题酒店啦!
定制旅行师很牛,除了帮我们定了机票酒店,还有接车和当地游。

集体游,不可避免的,由于每个人想法不一样,想去的地方也不一样,很麻烦。还好中间定制师一直在帮忙协调,中间有次在kuta海滩旁边找不到好的海鲜饭店,最后定制师推荐的一家广州人开的海鲜店,真的是物美价廉。

定制师的服务没得说,我们拿到路书的时候就感到满满的用心,详细到不敢相信 ,光看书就觉得已经走过一遍了。而且有一天周末早上我们起晚了,没有赶上原本计划的那班车,大周末早上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定制师,他五分钟就帮我们搞定了~在异国他乡的我们感动的热泪盈眶!完全没有上次旅行的手足无措感!

都说事不过三,本来三次心累的旅行之后,我对公司的这种集体游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,就当上班了(虽然有时比上班还累)。第四次,我感觉,这才是旅行嘛!省心,享受的状态,就是旅行的样子啊!
在此,很想@一下我们老板,第五年,我们还来定制旅行好吗?